“对商业的进步永葆好奇心”
3278characters/6pics/3videos, reading time ±10mins
Audio Interpreter&Editor : Lori
「方寸山」是CRR于2020年3月份开播的一档业内直播栏目,每期将邀请到一位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,分享其经验与想法,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,与更多“同好”和“同类”,一起交流学习。
鉴于直播栏目的时间要求较高,难免部分读者朋友因为种种原因错过直播,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传递每一位嘉宾分享的精彩内容与观点,因此我们会在每期直播之后,对上期内容进行梳理,力争以更加清晰直观的文字,完成二次输出。
「方寸山」直播栏目第5期,我们邀请到了近两年高频出现在各大商场活动中的“跨媒体艺术家”——朱敬一,他将用多个亲自参与的案例,解读商业空间与艺术的关系。
·跨媒体艺术家
·南门书法创始人
·立体的墨创始人
·互联网艺术研究者
·光影涂鸦表演者
·艺术美学演说家
·网红书法家
在直播的一开始,朱敬一就提出了“艺术品一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”这一概念,艺术品通过流通、售卖、转化,从而具有其商业价值。因此,他认为,千万不能把艺术和商业分家。
随即,朱敬一简单介绍了艺术品在商业化路上所经历的四个大阶段:
即在西方国家,早期的艺术品都为皇室所专属,知名的艺术家也大都被皇权贵族“包养”;
这个时期的艺术品可以在市场流通,进行自由买卖,艺术品作为“商品”的特性表现常态化;
金融手段及资本的介入,让艺术家和艺术品被视为某种身份的象征,通常只为少部分拥有金钱和权势的人服务;
互联网的加入,让艺术通过更多渠道回归大众视野,与多个领域进行跨界融合,而其中,与商业空间的融合成为一个日趋主流的方向。
另一方面,早期商业空间中的艺术品,在中国主要是“裱画店”,在西方则更多的出现在“旧货市场”。讲到这里,朱敬一顺便举例讲了关于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故事,并表示,一个在市场上成功的艺术家,一定懂得商业运行的规则。
相对于早期商业空间的相对单一,现代商业空间则呈现出“密集”、“高频”和“大众化”等特征。
于是,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,商业模式的不断更新,对于现阶段的商业空间而言,运营者们越来越多地考虑融入艺术相关元素,究其原因,朱敬一认为至少有三个:
国内购物中心经历大爆发,商业的同质化问题早已凸显,定位趋近的不同商场,其品牌的重复率也较高,因此希望用艺术的点缀穿插来提供更多内容层面的多样性;
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,艺术都被视为身份与品位的象征,而这些元素也是如今很多购物中心所渴求的,它们希望借助艺术的品位,来吸引更多更好的品牌;
商场虽然本质是“做生意”,但随着体验性消费逐步大于目的性消费之后,项目方也希望通过引进多种艺术形式与内容,将原本简单的“买卖关系”进行包装和淡化,从而让消费者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体验上,主动而自然地完成消费动作,达到持续激活人流的目的。
正是基于这些原因,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,开始走进各种各样的商业空间中。
商业与艺术结合的理由或许还有更多,而商业与艺术融合的案例已经不在少数。
所以,朱敬一也详细介绍了当下商业空间融入艺术的部分范本。并且他认为,此“范本”有1.0和2.0两个版本。
范本1.0版中,大家看到的是“标配式”艺术空间,在国内目前最具代表性项目,包括K11购物艺术中心,以及北京侨福芳草地等。“这样的项目中,艺术的特质比较明显,若按比例来讲,艺术与商业大概三七开。”
新世界集团旗下的K11购物艺术中心,被朱敬一视为1.0版本中的典型样本,“以上海K11为例,它在商场内的每一层都给艺术留了足够的空间,并且会不定期的更换艺术的呈现形式与内容,让消费者在逛商场的同时,又仿佛是在逛一个艺术展。”
这个项目拥有比K11更加开阔的空间,并在这样的空间中融入了多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,尤其是多个大型雕塑和装置艺术,让人印象深刻。
而商业空间范本的2.0版,朱敬一将其称为“沉浸式”艺术空间,在这样的商业空间中,艺术的占比迅速爬升,甚至超过5成。目前国内颇具代表性的项目,朱敬一也给出了两个案例——TX淮海和SKP-S。
先说说作为旧城改造项目的TX淮海,它俨然已经不再像传统商场的模样。
“在TX淮海的商业空间内,装满了各种艺术装置,它打破了商场的传统概念,加入了很多潮流元素,尤其是在展示和陈列方面的艺术化,做得非常好。”朱敬一说道。
同样将“艺术”放在十分显眼位置的,还有去年12月全新亮相的SKP-S,去过这个项目的人都纷纷表示,基本上进入商场就等同于进入了美术馆,“卖货”反而成为了配角。
不管是品牌方还是艺术家,都在产品设计与陈列,以及艺术装置等层面,为SKP-S送上了诸多度身定做的内容。
不可否认,无论是是1.0版还是2.0版,商业空间与艺术内容的深度融合,至少都让项目方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“吸睛”的效果。在流量商业时代,这一收获无疑满足了各大商业空间最直接的诉求。
当然,朱敬一也提出了一点考虑:身为“购物中心”或“商业空间”,艺术变身主导的运营模式是否会有一定的压力,或许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给出反馈。
在讲述商业空间与艺术的关系时,朱敬一不止一次谈到了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:平衡。
他认为,商业空间引入艺术作品也好,融入艺术形式也好,甚至是以艺术为导向进行设计打造也好,都需要将“平衡”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。
何谓“平衡”?即要根据商业项目的定位、设计,适当地融入与其气质相契合的艺术内容,要自然而然,切忌太突兀,为了艺术而艺术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们,希望能与商业空间进行合作,因为传统的博物馆、画廊空间有限,而商场、购物中心以及多元化的其他商业空间,能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。
于是,我们看到艺术家之间的对话,从原来的“哪个画廊代理了你的作品?”或“哪位富商/富婆买了你的作品?”开始变成了“你最近和哪个商场/品牌合作了?”
即便如此,朱敬一还是不建议商业空间将艺术看得太重,其关键也在于平衡,平衡二者的关系,平衡二者的具体比例等等。朱敬一认为,“商业空间与艺术应该相互尊重、互联共生,彼此借力、破界创新。”
更有趣的是,在这次直播过程中,朱敬一还分享了很多他作为艺术呈现者,与不同商业空间进行合作的精彩案例,并提到了他多次尝试且在当下颇受欢迎的“众创绘画”。即,艺术家在商业空间内进行现场创作,并设计互动形式,让更多观众和消费者也能够参与到创作之中,上海无限极荟的涂鸦,以及在苏州诚品为科勒设计的“混搭实验室”的案例,都很具代表性:
当然,根据不同的商业空间的特性,要将艺术的呈现形式进行适当的调整,以使其与空间及产品更加契合。
对于这一点,朱敬一也有过不止一次的成功尝试,此次分享中,他在上海艺博会别克汽车展区的现场创作,以及为蔚来汽车定制的“未来实验室”主题的创作,都特别精彩:
蔚来汽车✖️未来实验室
最后,朱敬一总结道,类似众创绘画这样的空间艺术创作,之所以比较受到大部分人的喜欢,通常具有四大优势/特征:参与感、互动性、成就感和衍生品。
参与感和互动性无需赘言,看过前面的视频便能一目了然。
至于成就感,当每一个普通观众/消费者,自己也能够参与一件艺术品的创作,哪怕只是一幅画里面的几笔涂鸦,也能给个人带来不少的成就感。
另外就是衍生品,现在很多的艺术作品,都会同时设计出一些列的相关周边产品,作为艺术创作的衍生资源,在提升艺术创作的影响力之余,也能够促进消费的转化,成为商业与艺术的又一种链接形式。
另外,朱敬一也强调,商业空间中的绘画或艺术创作类表演,其过程已经大于了结果的意义。所以,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,他个人的经验是,现场创作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。
简言之,就是要让艺术恰如其分地出现在商业空间中,也呼应了之前朱敬一所提出的“平衡”的重要性。
PS.
文章内仅能插入三个视频,因此,有兴趣的朋友,可通过添加下面小书童微信获取更多朱老师相关视频。
随后,CRR会推出下一期「方寸山」直播的内容预告,敬请关注。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「方寸山」小书童,进入微信直播群。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为CRR原创版权,部分资料信息由项目方提供。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仅用于行业学术交流用途,如有权益疑问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内容需读者自行甄别接受,与本公众号的主体企业无关。
独到视角 | 犀利表达 | 客观评述
商业地产志(Commercial Real Estate & Retail Research,缩写CRR)是以商业地产及实体零售为细分关注领域的垂直自媒体。3年多来,CRR以独到的行业视角及客观的行业态度,对商业地产及实体零售行业的重大新闻、热点动态、行业大事件进行不聒噪的记录与分析,发布第三方视角专业观点,反映行业真实的发展动态。迄今为止,CRR已经在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杭州、西安、重庆建立了城市合作站,更多城市合作伙伴亦在招募中,详情请致电邮terry@magicgell.com。
Tags:
方寸山
商场
艺术
艺术展
转载:感谢您对我们的认可,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,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CRRCHINA”。